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

发布时间:2023-12-28浏览次数:290

12月26日,由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杭州市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科院大江东校区承办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仪式在我校大江东校区举行。

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鲁玉安,杭科院党委书记谢列卫,钱塘区副区长潘伟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周宁,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与改革处处长范诗武,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处长张启鹏,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胡佳毅,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玲,市总工会工业工会主任潘坚出席仪式,杭科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潘建峰主持仪式。市科协、钱塘区相关单位负责人,杭科院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相关合作院校、企业代表参加。

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代表着学校服务杭州‘新制造业计划’和钱塘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谢列卫向省、市相关部门和钱塘区政府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顺利建成给予的帮助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办学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为学校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创一流”内涵建设和推动学校打造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夯实了硬件基础。我校将把持续建好“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重点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推进六大实训中心内涵建设,为助力杭州“新制造业计划”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培训基地。

潘伟红向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钱塘区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发展情况。“实训基地的揭牌启用既是阶段性成果,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潘伟红指出,钱塘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杭科院“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制造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社会各界力量互通互动,做优做强钱塘区新制造实力,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挖政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一批服务地方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形成一批具有钱塘辨识度、社会美誉度的实践成果,打造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培训、技能大赛、合作交流、创新创业的“钱塘样本”。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张启鹏在讲话中表示,“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是杭州高等教育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他希望杭科院以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地教书育人、产教融合的作用,切实增强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走出一条适合实训基地发展和运营的合作之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效益增长发挥杭州高等职业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范诗武表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正式启用,为杭州市增加了一个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平台,“是杭州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的重要举措,更是杭科院建设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他对“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基地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进一步盘活社会资源,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注重社会引领,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启用揭牌


启用仪式上,“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被授牌“杭州市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和“钱塘(新)区未来工厂实践基地”,并挂牌“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现场举行了项目签约与发布仪式。我校与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践中心,与上海数造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中心,发布承办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浙江一类赛)。

启用仪式结束后,全体参会领导和人员参观调研了“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和“工业4.0”科教展示馆,深入了解我校大江东校区建设发展情况和“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科教创新情况。

据介绍,国家级“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联合申报并立项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基地总投资3亿元,占地约43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配备教学实训用房、室内体育用房、学员公寓、学员餐厅、自助餐厅和地下停车库等设施,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集产、学、研、赛、培、创六大功能为一体,集聚政、行、企、校多方优质资源,按照“内外统筹、校企协同、特色引领、优质发展”原则,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基地努力构建具有良好综合性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培训中心;构建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具有现代工业性的企业工艺技术开发中心;构建特色明显、国内一流 力争达到国际标准的,具备承办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国际教师培训和国家技能大赛能力的实训基地;构建高端技术引领、富有文化内涵、体系标准完善、科学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成“举办体制有创新、管理机制有特色、人才培训有质量、技术研发有成果、社会服务有美誉”的国家级一流公共实训基地。

上一篇:下一篇: